Hi,下午好!
今天是
园区资讯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雨花打造智能汽车“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4-22

4月21日上午9时,软件大道一侧的三合路16号,年轻面孔不断涌入园区的写字楼。这里已聚集超3000名从事智能汽车及相关业务的从业人员,一个智能汽车“新高地”正揭开面纱。

历经4年建设,4月21日上午,中科创达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园,将与雨花台区、软件谷形成战略联动,通过“产业集聚+生态共建”模式,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中科创达软件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目前,公司及研发中心已覆盖全球40多个城市,员工超1.5万人。自2008年成立以来,公司以操作系统为核心,业务范畴从最初的智能终端逐步拓展到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智能行业等领域,赋能超过5000万量产汽车及6000万台物联网设备、10亿台手机。

“我们已打造面向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园区、智慧环保等的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构建从芯片、系统、应用到云端的一体化全栈技术和产品体系。”中科创达董事长兼CEO赵鸿飞介绍,公司与芯片、元器件、终端、互联网厂商、运营商、云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全球顶尖企业均建立了合作。

从2013年起,中科创达开始深耕智能汽车领域,已形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自驾域控平台、整车OS和中央计算平台等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产品及解决方案,与地平线等海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腾讯等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提供商建立深层合作,形成“底层芯片—操作系统—上层应用—云端管理”完整产业生态圈。目前,公司的智能汽车产品已覆盖全球数十个知名汽车品牌。

“南京中科创达成立于2012年,下辖9家子公司,是集团全球研发、运营总部,现有人员近3000人,业务覆盖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智能行业等领域。”中科创达首席运营官蔡蓉说,“公司落户南京后,先后承担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江苏省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等省市重大政府项目。扎根南京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让我们得以全身心投入发展,这也是中科创达决心在南京建设全球研发及运营总部,打造智能汽车产业园的重要原因。”

2021年,作为市重点建设项目,中科创达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工建设。此次正式开园的园区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是集总部办公、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产业生态办公园区。当天的开园仪式上,中科创达与软件谷正式签约,将共同打造南京首个智能汽车产业园。

助力制造更多“聪明车”、铺就宽阔平坦“智慧路”,中科创达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内特别打造了一个智能汽车全场景测试中心,可“实景测试”全球不同国家对智能汽车的相关要求。园区首批6家入驻企业同步进行了签约。这些企业分布于智能网联、信息安全、智能出行服务等前沿领域,将为产业园带来多元创新活力,加速产业集聚成势,驱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

“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全力支持与服务,让园区的建设工期缩短了90天。”赵鸿飞说,南京高校和人才优势明显,雨花台区软件人才数量巨大,软件大道周边集聚了众多产业链关联企业和公司的合作伙伴,这些都让中科创达下定决心建好智能汽车产业园,并将尽快把公司总部搬来南京。

当前,南京正在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是其中重要的增长极。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共集聚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形成八大创新平台、七大整车企业、三大总部级运营平台的“8+7+3”产业格局。体系完备、动能强劲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在南京已初步形成。

在雨花台区,软件谷作为全市软件产业高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软件谷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雨花台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立足“软硬结合、数实融合”,积极布局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依托良好的软件产业生态,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主攻方向,聚焦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开展技术攻关和模式探索,目前已集聚以中科创达为代表的重点企业近50家,初步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全栈开发、全链布局”。随着软件谷和中科创达联合共建的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园,雨花台区将全力驶上智能汽车产业“快车道”、筑起智能汽车产业“新高地”。


来源:南京日报

4月21日上午9时,软件大道一侧的三合路16号,年轻面孔不断涌入园区的写字楼。这里已聚集超3000名从事智能汽车及相关业务的从业人员,一个智能汽车“新高地”正揭开面纱。

历经4年建设,4月21日上午,中科创达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园,将与雨花台区、软件谷形成战略联动,通过“产业集聚+生态共建”模式,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中科创达软件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目前,公司及研发中心已覆盖全球40多个城市,员工超1.5万人。自2008年成立以来,公司以操作系统为核心,业务范畴从最初的智能终端逐步拓展到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智能行业等领域,赋能超过5000万量产汽车及6000万台物联网设备、10亿台手机。

“我们已打造面向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园区、智慧环保等的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构建从芯片、系统、应用到云端的一体化全栈技术和产品体系。”中科创达董事长兼CEO赵鸿飞介绍,公司与芯片、元器件、终端、互联网厂商、运营商、云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全球顶尖企业均建立了合作。

从2013年起,中科创达开始深耕智能汽车领域,已形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自驾域控平台、整车OS和中央计算平台等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产品及解决方案,与地平线等海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腾讯等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提供商建立深层合作,形成“底层芯片—操作系统—上层应用—云端管理”完整产业生态圈。目前,公司的智能汽车产品已覆盖全球数十个知名汽车品牌。

“南京中科创达成立于2012年,下辖9家子公司,是集团全球研发、运营总部,现有人员近3000人,业务覆盖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智能行业等领域。”中科创达首席运营官蔡蓉说,“公司落户南京后,先后承担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江苏省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等省市重大政府项目。扎根南京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让我们得以全身心投入发展,这也是中科创达决心在南京建设全球研发及运营总部,打造智能汽车产业园的重要原因。”

2021年,作为市重点建设项目,中科创达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工建设。此次正式开园的园区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是集总部办公、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产业生态办公园区。当天的开园仪式上,中科创达与软件谷正式签约,将共同打造南京首个智能汽车产业园。

助力制造更多“聪明车”、铺就宽阔平坦“智慧路”,中科创达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内特别打造了一个智能汽车全场景测试中心,可“实景测试”全球不同国家对智能汽车的相关要求。园区首批6家入驻企业同步进行了签约。这些企业分布于智能网联、信息安全、智能出行服务等前沿领域,将为产业园带来多元创新活力,加速产业集聚成势,驱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

“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全力支持与服务,让园区的建设工期缩短了90天。”赵鸿飞说,南京高校和人才优势明显,雨花台区软件人才数量巨大,软件大道周边集聚了众多产业链关联企业和公司的合作伙伴,这些都让中科创达下定决心建好智能汽车产业园,并将尽快把公司总部搬来南京。

当前,南京正在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是其中重要的增长极。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共集聚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形成八大创新平台、七大整车企业、三大总部级运营平台的“8+7+3”产业格局。体系完备、动能强劲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在南京已初步形成。

在雨花台区,软件谷作为全市软件产业高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软件谷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雨花台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立足“软硬结合、数实融合”,积极布局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依托良好的软件产业生态,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主攻方向,聚焦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开展技术攻关和模式探索,目前已集聚以中科创达为代表的重点企业近50家,初步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全栈开发、全链布局”。随着软件谷和中科创达联合共建的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园,雨花台区将全力驶上智能汽车产业“快车道”、筑起智能汽车产业“新高地”。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