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下午好!
今天是
园区资讯
雨花台区:“两全两新”的发展突围
发布时间:2024-01-25

1月13日,雨花台区在全市率先举办2024年土地招商推介会,14幅重点地块“上架”,全国百强房企悉数到场、强烈关注。过去一年,全区共成交7宗土地,揽金149.245亿元,居全省前列。


资本“偏爱”发展好的地方。雨花台区13年磨一剑,打造中国(南京)软件谷,汇聚超4200家涉软企业,当仁不让挑起南京冲刺“万亿”软件产业的大梁。几乎与之同步,“两桥”地区实施更新改造,“半城半郊”区逆袭城南“新中心”。开启“十四五”,雨花台区双核布局“新滨江”“数字城”,以“全面创新”的气魄引领“全域高新”的行动。


格局破冰带来发展突围。2023年,全区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超过35%,首批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启动;入选“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区”、首批“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名单;华润综合体一日一新,“新滨江”启动区道路成网……雨花数字经济、大美滨江在全省、全市的贡献度和显示度不断攀高向新。


聚焦高质量、聚力现代化,雨花台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发出新的动员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和“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大要求,勇担“走在前、做示范”的政治责任,激扬“谋两全两新、争一等一流”的精神气概,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雨花篇章。



舞动“数实链”,向“现代化”奋力奔跑


去年10月,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元宇宙产业发展情况,在他走访的三家企业中,有两家位于雨花台区。


这并不是偶然。此前举办的江苏发展大会上,诚迈科技被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点名”,称之为“新锐企业”。而后南京市召开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韩立明现场打call——“希望更多企业和翼辉交流合作”。


省、市调研数字经济,必来雨花台区;看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先看雨花企业。充分说明,雨花台区不光在全市软件版图上站“C位”,在数字江苏建设和数字经济名城建设的行动中同样被寄予厚望。


时间轴拉回到2011年。软件谷揭牌,中兴通讯研发基地落户,一批国内软件龙头企业相继扎根、开枝散叶。如今,这条软件大道两侧,一个千亿级产业应运而生。2023年,预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810亿元、增幅8.1%,占全市比重达35%。


近两年,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不少城市想要借此“弯道超车”,“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紧迫感,驱动“雨花软件”快速切入更加前沿的细分赛道。翼辉聚力“进军”的信创领域是重要突破口。近150家关联企业在此“结盟”,联合攻关国产软件“缺芯少魂”难题。去年,软件谷获评省首批信创先导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30%。


单一的产业体系在发展后劲、产业安全等方面存在风险,雨花台区把数字经济作为“看家本领”,将新型工业视作“增量担当”。过去一年,雨花台区完成“智改数转”项目44个,实现都市工业总产值超240亿元;软件谷入选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轨道交通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坚持“两条腿”走路,雨花高质量发展有了“硬支撑”。


当前,南京正全力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到2025年,将建设万亿级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雨花台区的目标是4500亿元,占全市近“半壁江山”。“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只靠在现有基础上线性增长是不现实的,要把视野拓展到数字经济全产业谱系,科学挑选充分论证,提前谋划部署下一个五年甚至十年的新增长极。”雨花台区委主要负责人说,要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大趋势,打造“数实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


雨花台区拿出了清晰“作战图”——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六大产业集群,做强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打造新型都市产业集群。加快项目招引,开展招商引资、增量投资、存量载体盘活“三大会战”,招引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引进“隐形冠军”“小而美”选手。提升平台能级,重点发展信创、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科技、轨道交通装备等专业化园区。


“软件定义汽车”,敏锐嗅到“风口”的雨花台区提前入场。聚焦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汽车芯片等上下游环节,近40家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模式探索,共“跑”出1家独角兽、3家培育独角兽、4家瞪羚企业。中科创达高级副总裁常衡生见证了这一产业赛道的快速发展,“公司2013年开始涉足汽车产业,当时新业务营收才一两千万元,去年达到20亿元,10年增长百倍。未来在雨花,汽车不光是交通工具,还将成为前沿软件科技的重要载体。”


重仓“城与江”,让“新雨花”拔节生长


从伦敦、波士顿到巴黎、哥本哈根,“线性公园”见诸于国际大都市。不久后,“雨核”也将架起一座绵延8.1公里的“数据线公园”。透过这座公园,“两桥”界面被刷新,“数字城”品质再跃升。


“两桥”位于雨花心脏部位,21.4平方公里遍布华润综合体、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雨花院区、雨花城市公园等诸多“最美”“最优”。去年,“两桥”指挥部官宣,将引入“线性公园”概念,打造便捷绿道系统、舒适慢行环境,渐次串起地铁、住宅、商业、公园等景观和配套。设计方案刚一公示,便被本地自媒体“刷”上热搜。


宁芜铁路与秦淮新河合围下的“两桥”,曾是地图上无路网显示的“塌陷区”,城市形象破旧、配套设施短缺,沦为南京南部“洼地”。这些年,雨花台区大刀阔斧建设基础设施,数字大道、机场二通道等30条主次干道拉开“城市骨架”;细针密缕改善人居环境,一号沟、二号沟、雨花城市公园绣出“花容月貌”;精益求精导入民生资源,省妇幼总部、中华中学雨花校区、华润商业绘圆“幸福三圈”。脱胎换骨的“两桥”,成为雨花“建设‘数字城’”战略部署的重要板块。


与软件谷“紧紧相依”的“两桥”,还承载着“雨花软件”更上一层楼的光荣和梦想。通过产业载体扩容、产业能级跃升、产业生态完善,与软件谷“四城一基地”形成呼应,扩大数字产业集聚效应。


产城共生,“新中心”价值凸显。2021年5月,华润置地躬身入局,打造住宅、商业、超高层写字楼群。“置地中心投资已达170亿元,万象商业今年内开业。到‘十四五’末,置地在雨花的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华润置地南京公司总经理王波坚定看好“数字城”。


“十四五”期间,将“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有效路径,雨花台区有多重考虑。纵向看,宏观政策调整、发展资源不均、体制机制不顺,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横向看,软件谷南、北园成熟产业用地基本见底,而“新滨江”片区总面积超过全区40%,但经济总量仅占全区25%,城乡二元结构、乡镇形态痕迹仍较为明显。


“有战略机遇、有江河资源、有广阔空间,‘新滨江’正以破竹之势踏浪而来,这是雨花的‘新价值战场’。”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耿磊说,打造“新滨江”,要参考“雨核”基础设施筑基、产业导入先行、人才集聚引领、服务配套同步的建设逻辑,更要实现模式与价值的升级。


纲举目张。继“一环串五城”总体规划之后,“新滨江”行动计划近日发布——锚定“江城相融新样板”,打造可观、可入、可感、可玩的开放江岸;导入“数实融合新产业”,实现都市实体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全面融合;面向“青年双创新群体”,建设优质教育、文体设施和可负担人才住房;瞄准“古今辉映新文旅”,让长江文化、老工业记忆、数字新兴文化交融汇聚。


从“软件大道”“数字大道”驶向“滨江大道”,“新滨江”提速快跑。力小雨花分校、琅小雨花分校、省第二中医院尘埃落定,地铁9号线2期、16号线明确列入计划,宁芜铁路外绕方案已经确定,区域多条断头路、贯通工程均在实施,中电光谷已加入“新滨江行动合伙人计划”。


在区委全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可见“提升综合承载力”的相关表述。“城”与“江”相拥前行、协同发展,“新雨花”必将全面起势、全域突破。


引聚“最年轻”,为“高质量”蓄力聚能


再创新高!近日,2023年度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发布,雨花台区63家企业入选,位列全市第三、主城第一。


高成长性企业集聚,是雨花台区叫响“最创新”的底气所在。雨花台区拟上市企业入库超110家,全市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4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100家,均居城区第一。


“最年轻”力量同样折射区域创新“含金量”。从不足10人的团队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硅基智能80后创始人司马华鹏只用了5年,企业近年在全球首创AIGC数字人,如今每天开播直播间超过5万个。90后郭原池放弃华尔街百万年薪,在软件谷成立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新能源重卡,仅4年时间,便取得了电驱化技术等多项核心成果,创造出多款“中国第一”,企业年营收增长200倍。全区53.5%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来自人才企业。


何以雨花?


在这里,每一项新政策、新举措,都精准指向服务创新、鼓励创业。企业缺技术,区里跟东南大学签署全面深化科研合作协议,构建地方、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对接机制。企业缺资金,科创金融改革全市先行,打造“及时雨”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2023年共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900多亿元。企业缺人才,省级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双双揭牌。


去年6月,2023年度“谷雨双创学院”开学,103家企业学员入营。这一聚力培育双创人才、帮扶中小微企业的“谷雨模式”,按照“1+3+N”特色培育体系设立培训营、成长营、加速营,打造全周期培育链,历时4年持续深化,助力一批“小树”“小苗”迈向“高成长”。雨花“双创”示范基地建设6年4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创新的土壤更肥沃,年轻的朋友来相汇。雨花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较全市高6.12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底,涉软从业人员超过36万人,他们平均年龄全市最低、平均学历全市最高。前不久,雨花台区还获评“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区县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抢抓南京一体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的契机,雨花台区将围绕人才“引育留用管”全链条,完善更具吸引力、实战性的政策体系,吸引更多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迈向“科学家集聚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雨花台区还将依托大企大院大所优势,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筑牢现代化新雨花的发展支撑。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雨花台区将聚焦“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目标定位,在产城人融合的“新滨江”“数字城”具体实践中,展现滨江首岸风采、彰显数字首位担当;在聚焦高质量、聚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夯实“走在前”的能力之基,挑起“做示范”的责任之担,为省、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日报


1月13日,雨花台区在全市率先举办2024年土地招商推介会,14幅重点地块“上架”,全国百强房企悉数到场、强烈关注。过去一年,全区共成交7宗土地,揽金149.245亿元,居全省前列。


资本“偏爱”发展好的地方。雨花台区13年磨一剑,打造中国(南京)软件谷,汇聚超4200家涉软企业,当仁不让挑起南京冲刺“万亿”软件产业的大梁。几乎与之同步,“两桥”地区实施更新改造,“半城半郊”区逆袭城南“新中心”。开启“十四五”,雨花台区双核布局“新滨江”“数字城”,以“全面创新”的气魄引领“全域高新”的行动。


格局破冰带来发展突围。2023年,全区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超过35%,首批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启动;入选“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区”、首批“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名单;华润综合体一日一新,“新滨江”启动区道路成网……雨花数字经济、大美滨江在全省、全市的贡献度和显示度不断攀高向新。


聚焦高质量、聚力现代化,雨花台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发出新的动员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和“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大要求,勇担“走在前、做示范”的政治责任,激扬“谋两全两新、争一等一流”的精神气概,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雨花篇章。



舞动“数实链”,向“现代化”奋力奔跑


去年10月,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元宇宙产业发展情况,在他走访的三家企业中,有两家位于雨花台区。


这并不是偶然。此前举办的江苏发展大会上,诚迈科技被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点名”,称之为“新锐企业”。而后南京市召开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韩立明现场打call——“希望更多企业和翼辉交流合作”。


省、市调研数字经济,必来雨花台区;看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先看雨花企业。充分说明,雨花台区不光在全市软件版图上站“C位”,在数字江苏建设和数字经济名城建设的行动中同样被寄予厚望。


时间轴拉回到2011年。软件谷揭牌,中兴通讯研发基地落户,一批国内软件龙头企业相继扎根、开枝散叶。如今,这条软件大道两侧,一个千亿级产业应运而生。2023年,预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810亿元、增幅8.1%,占全市比重达35%。


近两年,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不少城市想要借此“弯道超车”,“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紧迫感,驱动“雨花软件”快速切入更加前沿的细分赛道。翼辉聚力“进军”的信创领域是重要突破口。近150家关联企业在此“结盟”,联合攻关国产软件“缺芯少魂”难题。去年,软件谷获评省首批信创先导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30%。


单一的产业体系在发展后劲、产业安全等方面存在风险,雨花台区把数字经济作为“看家本领”,将新型工业视作“增量担当”。过去一年,雨花台区完成“智改数转”项目44个,实现都市工业总产值超240亿元;软件谷入选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轨道交通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坚持“两条腿”走路,雨花高质量发展有了“硬支撑”。


当前,南京正全力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到2025年,将建设万亿级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雨花台区的目标是4500亿元,占全市近“半壁江山”。“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只靠在现有基础上线性增长是不现实的,要把视野拓展到数字经济全产业谱系,科学挑选充分论证,提前谋划部署下一个五年甚至十年的新增长极。”雨花台区委主要负责人说,要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大趋势,打造“数实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


雨花台区拿出了清晰“作战图”——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六大产业集群,做强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打造新型都市产业集群。加快项目招引,开展招商引资、增量投资、存量载体盘活“三大会战”,招引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引进“隐形冠军”“小而美”选手。提升平台能级,重点发展信创、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科技、轨道交通装备等专业化园区。


“软件定义汽车”,敏锐嗅到“风口”的雨花台区提前入场。聚焦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汽车芯片等上下游环节,近40家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模式探索,共“跑”出1家独角兽、3家培育独角兽、4家瞪羚企业。中科创达高级副总裁常衡生见证了这一产业赛道的快速发展,“公司2013年开始涉足汽车产业,当时新业务营收才一两千万元,去年达到20亿元,10年增长百倍。未来在雨花,汽车不光是交通工具,还将成为前沿软件科技的重要载体。”


重仓“城与江”,让“新雨花”拔节生长


从伦敦、波士顿到巴黎、哥本哈根,“线性公园”见诸于国际大都市。不久后,“雨核”也将架起一座绵延8.1公里的“数据线公园”。透过这座公园,“两桥”界面被刷新,“数字城”品质再跃升。


“两桥”位于雨花心脏部位,21.4平方公里遍布华润综合体、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雨花院区、雨花城市公园等诸多“最美”“最优”。去年,“两桥”指挥部官宣,将引入“线性公园”概念,打造便捷绿道系统、舒适慢行环境,渐次串起地铁、住宅、商业、公园等景观和配套。设计方案刚一公示,便被本地自媒体“刷”上热搜。


宁芜铁路与秦淮新河合围下的“两桥”,曾是地图上无路网显示的“塌陷区”,城市形象破旧、配套设施短缺,沦为南京南部“洼地”。这些年,雨花台区大刀阔斧建设基础设施,数字大道、机场二通道等30条主次干道拉开“城市骨架”;细针密缕改善人居环境,一号沟、二号沟、雨花城市公园绣出“花容月貌”;精益求精导入民生资源,省妇幼总部、中华中学雨花校区、华润商业绘圆“幸福三圈”。脱胎换骨的“两桥”,成为雨花“建设‘数字城’”战略部署的重要板块。


与软件谷“紧紧相依”的“两桥”,还承载着“雨花软件”更上一层楼的光荣和梦想。通过产业载体扩容、产业能级跃升、产业生态完善,与软件谷“四城一基地”形成呼应,扩大数字产业集聚效应。


产城共生,“新中心”价值凸显。2021年5月,华润置地躬身入局,打造住宅、商业、超高层写字楼群。“置地中心投资已达170亿元,万象商业今年内开业。到‘十四五’末,置地在雨花的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华润置地南京公司总经理王波坚定看好“数字城”。


“十四五”期间,将“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有效路径,雨花台区有多重考虑。纵向看,宏观政策调整、发展资源不均、体制机制不顺,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横向看,软件谷南、北园成熟产业用地基本见底,而“新滨江”片区总面积超过全区40%,但经济总量仅占全区25%,城乡二元结构、乡镇形态痕迹仍较为明显。


“有战略机遇、有江河资源、有广阔空间,‘新滨江’正以破竹之势踏浪而来,这是雨花的‘新价值战场’。”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耿磊说,打造“新滨江”,要参考“雨核”基础设施筑基、产业导入先行、人才集聚引领、服务配套同步的建设逻辑,更要实现模式与价值的升级。


纲举目张。继“一环串五城”总体规划之后,“新滨江”行动计划近日发布——锚定“江城相融新样板”,打造可观、可入、可感、可玩的开放江岸;导入“数实融合新产业”,实现都市实体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全面融合;面向“青年双创新群体”,建设优质教育、文体设施和可负担人才住房;瞄准“古今辉映新文旅”,让长江文化、老工业记忆、数字新兴文化交融汇聚。


从“软件大道”“数字大道”驶向“滨江大道”,“新滨江”提速快跑。力小雨花分校、琅小雨花分校、省第二中医院尘埃落定,地铁9号线2期、16号线明确列入计划,宁芜铁路外绕方案已经确定,区域多条断头路、贯通工程均在实施,中电光谷已加入“新滨江行动合伙人计划”。


在区委全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可见“提升综合承载力”的相关表述。“城”与“江”相拥前行、协同发展,“新雨花”必将全面起势、全域突破。


引聚“最年轻”,为“高质量”蓄力聚能


再创新高!近日,2023年度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发布,雨花台区63家企业入选,位列全市第三、主城第一。


高成长性企业集聚,是雨花台区叫响“最创新”的底气所在。雨花台区拟上市企业入库超110家,全市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4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100家,均居城区第一。


“最年轻”力量同样折射区域创新“含金量”。从不足10人的团队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硅基智能80后创始人司马华鹏只用了5年,企业近年在全球首创AIGC数字人,如今每天开播直播间超过5万个。90后郭原池放弃华尔街百万年薪,在软件谷成立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新能源重卡,仅4年时间,便取得了电驱化技术等多项核心成果,创造出多款“中国第一”,企业年营收增长200倍。全区53.5%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来自人才企业。


何以雨花?


在这里,每一项新政策、新举措,都精准指向服务创新、鼓励创业。企业缺技术,区里跟东南大学签署全面深化科研合作协议,构建地方、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对接机制。企业缺资金,科创金融改革全市先行,打造“及时雨”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2023年共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900多亿元。企业缺人才,省级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双双揭牌。


去年6月,2023年度“谷雨双创学院”开学,103家企业学员入营。这一聚力培育双创人才、帮扶中小微企业的“谷雨模式”,按照“1+3+N”特色培育体系设立培训营、成长营、加速营,打造全周期培育链,历时4年持续深化,助力一批“小树”“小苗”迈向“高成长”。雨花“双创”示范基地建设6年4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创新的土壤更肥沃,年轻的朋友来相汇。雨花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较全市高6.12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底,涉软从业人员超过36万人,他们平均年龄全市最低、平均学历全市最高。前不久,雨花台区还获评“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区县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抢抓南京一体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的契机,雨花台区将围绕人才“引育留用管”全链条,完善更具吸引力、实战性的政策体系,吸引更多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迈向“科学家集聚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雨花台区还将依托大企大院大所优势,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筑牢现代化新雨花的发展支撑。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雨花台区将聚焦“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目标定位,在产城人融合的“新滨江”“数字城”具体实践中,展现滨江首岸风采、彰显数字首位担当;在聚焦高质量、聚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夯实“走在前”的能力之基,挑起“做示范”的责任之担,为省、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