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一路向前
以空间为轴,十年可以印记一座城的发展变迁和幸福底色。以时间为序,十年可以记录一个区域的奋楫争先与进阶蝶变。非凡十年,是奋进的十年,更是答卷厚实而精彩的十年。
正如雨花台区人民群众深刻感受的那样,党的十八大以来,雨花台区发生的变化清晰可见,特色鲜明。一切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沿着“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目标方向,不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砥砺奋进,踔厉奋发的实践结果。
站位“十四五”,展望下一个十年。雨花台区将矢志锚定“全面创新全域高新”发展定位,聚焦探索“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具体实践,用创新挑大梁、以使命扛担当。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昂首阔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努力呈现“全区高端、产业高峰、治理高效、民生高地”的发展华章。
十年砥砺创新潮涌 地标铸就“最雨花”
2009年,当全长5.3公里,西起凤台南路,东至卡子门大街的软件大道被命名,其建设者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条道路的通车不仅见证着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的诞生,也成为雨花台区屹立于南京这座软件名城,彰显“最年轻、最创新”的气质标识。
初冬的早晨,在朝阳映照下,成千上万的软件从业者每天从沿途的地铁站口涌出,汇入一眼望不到头的软件大军中。这些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迈着轻快的步伐,就像一个个跃动的“雨花”符号,在创新、年轻的大潮中迅速分流进道路两侧的软件企业中,场面壮阔而有序。
这些企业中既有产业巨擘华为、中兴,也有亿嘉和、润和等行业中坚,更有众多正拔节生长的科技新势力,几乎每一年都能听到来自雨花台区的科技企业登陆资本舞台,奏响鸣锣敲钟的创新强音。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创新潮涌。如今的软件大道已经蜕变为密布2000多家软件企业,聚集20多万软件精英的创新、创业大道,浓缩着雨花台区汇全区之力、集十年之功打造的产业发展结晶。
支撑创新加速的一定是全流程创新,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佳创新空间,雨花台区政务创新同样迭出不断,精准指向服务创新,鼓励创业。企业招人难,区里出资购买猎头服务;企业留人难,在黄金地段建设2000多套人才公寓;企业用地紧张,创新“园中园”建设运营模式;企业融资难,配套产业发展基金,政府搭台实施银企对接……
今年8月,雨花台区又率先上线利民惠企的“及时雨”政策、民声直达平台,用“让政策找人、让资金直达”快捷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雨花特色。这些,都成为雨花台区缘何能以不足市域2%面积,创造出约占南京四成、全省两成软件产值的有力说明。
2021年,南京绕城高速附近又多了一条以产业命名的大道——数字大道。由软件到数字,两字之变,凸显的是创新之变、产业之变,雨花台区也在精绘产业地标鲜明特色的同时,将产业地标越筑越高。
十年谋变智改数转 产业高原崛高峰
一个片区的产业发展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汇集多少来自产业的“高峰”企业。从2011年8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以打造“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中国(南京)软件谷正式成立,到如今成长为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建设的核心区标志区,聚集起通信软件及运维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及信息安全、互联网+、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信创等六大产业集群。回望“雨花软件”发展之路,每一次迭代进阶,敏锐的机遇意识,敢为善为的果决担当,都是雨花台区抓住历次创新“风口”、打下一方产业高地的缩影。
十年时间,技术在变、风口在变,但雨花台区心无旁骛专注发展软件主导产业的“底座”没有变。从最初以中兴、华为、亚信三巨头为代表的国内最大通信软件基地,到“云大物移智”兴起,南京首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应运而生。尤其是近几年,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聚化”主方向,聚焦“六大产业集群”,抢搭“智改数转”快车,支持谷内企业拓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
依托航天科工706所、统信软件、翼辉信息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夯实基础软件、集成电路、安全软件“三大产业基础”,依托华为、中兴、满运软件等领军企业,壮大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三类产业规模”,支持万生华态、睿悦信息、浩鲸科技等一批未来产业企业,拓展数字孪生、区块链、量子信息“三个前沿方向”,构筑“3+3+3”软件产业发展体系……雨花台区产业发展的守正创新愈发成为支撑智改数转转型发展的压舱砥柱,更为雨花台区赢来双创工作四年三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表彰。
今年7月21日,毗邻华为南研所的金地威新雨花创新中心B栋迎来荣耀终端研发中心的落户,“雨花军团”又多一支新生力量。如果细数雨花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16年增长近5倍不可谓不迅猛。仅超级独角兽就有2家,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家,均居南京前列。截至2021年,该区涉软企业达到3492家,汇集了32万名涉软人才,为打造产业高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产业高峰崛起蹄疾步稳。
十年进阶跨河拥江 风帆催动数字城
创新突破,产业突围,城市突进,雨花台区一直在路上。今年6月,一则板桥新城公开征集LOGO和形象推广语的公告让此前习惯低调的雨花西南片区重回视野聚焦。
作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中明确的九大新城之一,板桥新城落子开篇,启动建设,不仅标志着雨花台区力图跨越秦淮河,揽长江入怀,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努力打开新空间,展现新作为的决心和努力,也是站位长江经济带“一盘棋”中,做好“雨花文章”、交好“雨花答卷”的一次雨花新实践。
在8月召开的雨花台区委全会上,“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被作为雨花台区落实省委工作会议和南京市委全会精神,推动雨花台区建设成为创新名区,实现“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有效路径。
如果说从花谷到软件谷的发展代表雨花台区过往的精彩演绎,从软件谷到数字谷转变则是雨花台区当下正踔厉奋发的目标,而数字谷到数字城的蝶变演进则铺展开雨花台区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
面向江河交汇处,从上游蜿蜒而来的百余公里长江岸线上,仅南岸就分布着江宁滨江、河西滨江、鼓楼滨江、幕燕滨江等多个板块。拥江发展战略下,诸多滨江板块发展势头强劲,千亿级先进制造新城、城市滨水核心发展区纷至沓来。
“新滨江板块占全区面积43.43%,拥有全区超过80%的未开发用地,规划人口为54万人,建设现代化滨江新主城就是再造一个‘新雨花’。”雨花台区负责人表示,打造新滨江,不仅是对产业布局、发展格局的调整与优化,更是对城市形态、生活品质的重塑与重构。
由河入江需要的是大视野、大胸怀。迈步“十四五”,雨花台区将高擎建设“数字城”信号旗,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以打造“江城融合”新样板、“数实结合”新产业、“青年双创”新群体、“古今辉映”新文旅、“一廊一环”新生态的雨花滨江为图景,向着“长江时代”跨步进发!
来源:南京晨报
非凡十年一路向前
以空间为轴,十年可以印记一座城的发展变迁和幸福底色。以时间为序,十年可以记录一个区域的奋楫争先与进阶蝶变。非凡十年,是奋进的十年,更是答卷厚实而精彩的十年。
正如雨花台区人民群众深刻感受的那样,党的十八大以来,雨花台区发生的变化清晰可见,特色鲜明。一切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沿着“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目标方向,不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砥砺奋进,踔厉奋发的实践结果。
站位“十四五”,展望下一个十年。雨花台区将矢志锚定“全面创新全域高新”发展定位,聚焦探索“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具体实践,用创新挑大梁、以使命扛担当。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昂首阔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努力呈现“全区高端、产业高峰、治理高效、民生高地”的发展华章。
十年砥砺创新潮涌 地标铸就“最雨花”
2009年,当全长5.3公里,西起凤台南路,东至卡子门大街的软件大道被命名,其建设者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条道路的通车不仅见证着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的诞生,也成为雨花台区屹立于南京这座软件名城,彰显“最年轻、最创新”的气质标识。
初冬的早晨,在朝阳映照下,成千上万的软件从业者每天从沿途的地铁站口涌出,汇入一眼望不到头的软件大军中。这些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迈着轻快的步伐,就像一个个跃动的“雨花”符号,在创新、年轻的大潮中迅速分流进道路两侧的软件企业中,场面壮阔而有序。
这些企业中既有产业巨擘华为、中兴,也有亿嘉和、润和等行业中坚,更有众多正拔节生长的科技新势力,几乎每一年都能听到来自雨花台区的科技企业登陆资本舞台,奏响鸣锣敲钟的创新强音。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创新潮涌。如今的软件大道已经蜕变为密布2000多家软件企业,聚集20多万软件精英的创新、创业大道,浓缩着雨花台区汇全区之力、集十年之功打造的产业发展结晶。
支撑创新加速的一定是全流程创新,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佳创新空间,雨花台区政务创新同样迭出不断,精准指向服务创新,鼓励创业。企业招人难,区里出资购买猎头服务;企业留人难,在黄金地段建设2000多套人才公寓;企业用地紧张,创新“园中园”建设运营模式;企业融资难,配套产业发展基金,政府搭台实施银企对接……
今年8月,雨花台区又率先上线利民惠企的“及时雨”政策、民声直达平台,用“让政策找人、让资金直达”快捷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雨花特色。这些,都成为雨花台区缘何能以不足市域2%面积,创造出约占南京四成、全省两成软件产值的有力说明。
2021年,南京绕城高速附近又多了一条以产业命名的大道——数字大道。由软件到数字,两字之变,凸显的是创新之变、产业之变,雨花台区也在精绘产业地标鲜明特色的同时,将产业地标越筑越高。
十年谋变智改数转 产业高原崛高峰
一个片区的产业发展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汇集多少来自产业的“高峰”企业。从2011年8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以打造“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中国(南京)软件谷正式成立,到如今成长为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建设的核心区标志区,聚集起通信软件及运维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及信息安全、互联网+、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信创等六大产业集群。回望“雨花软件”发展之路,每一次迭代进阶,敏锐的机遇意识,敢为善为的果决担当,都是雨花台区抓住历次创新“风口”、打下一方产业高地的缩影。
十年时间,技术在变、风口在变,但雨花台区心无旁骛专注发展软件主导产业的“底座”没有变。从最初以中兴、华为、亚信三巨头为代表的国内最大通信软件基地,到“云大物移智”兴起,南京首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应运而生。尤其是近几年,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聚化”主方向,聚焦“六大产业集群”,抢搭“智改数转”快车,支持谷内企业拓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
依托航天科工706所、统信软件、翼辉信息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夯实基础软件、集成电路、安全软件“三大产业基础”,依托华为、中兴、满运软件等领军企业,壮大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三类产业规模”,支持万生华态、睿悦信息、浩鲸科技等一批未来产业企业,拓展数字孪生、区块链、量子信息“三个前沿方向”,构筑“3+3+3”软件产业发展体系……雨花台区产业发展的守正创新愈发成为支撑智改数转转型发展的压舱砥柱,更为雨花台区赢来双创工作四年三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表彰。
今年7月21日,毗邻华为南研所的金地威新雨花创新中心B栋迎来荣耀终端研发中心的落户,“雨花军团”又多一支新生力量。如果细数雨花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16年增长近5倍不可谓不迅猛。仅超级独角兽就有2家,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家,均居南京前列。截至2021年,该区涉软企业达到3492家,汇集了32万名涉软人才,为打造产业高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产业高峰崛起蹄疾步稳。
十年进阶跨河拥江 风帆催动数字城
创新突破,产业突围,城市突进,雨花台区一直在路上。今年6月,一则板桥新城公开征集LOGO和形象推广语的公告让此前习惯低调的雨花西南片区重回视野聚焦。
作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中明确的九大新城之一,板桥新城落子开篇,启动建设,不仅标志着雨花台区力图跨越秦淮河,揽长江入怀,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努力打开新空间,展现新作为的决心和努力,也是站位长江经济带“一盘棋”中,做好“雨花文章”、交好“雨花答卷”的一次雨花新实践。
在8月召开的雨花台区委全会上,“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被作为雨花台区落实省委工作会议和南京市委全会精神,推动雨花台区建设成为创新名区,实现“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有效路径。
如果说从花谷到软件谷的发展代表雨花台区过往的精彩演绎,从软件谷到数字谷转变则是雨花台区当下正踔厉奋发的目标,而数字谷到数字城的蝶变演进则铺展开雨花台区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
面向江河交汇处,从上游蜿蜒而来的百余公里长江岸线上,仅南岸就分布着江宁滨江、河西滨江、鼓楼滨江、幕燕滨江等多个板块。拥江发展战略下,诸多滨江板块发展势头强劲,千亿级先进制造新城、城市滨水核心发展区纷至沓来。
“新滨江板块占全区面积43.43%,拥有全区超过80%的未开发用地,规划人口为54万人,建设现代化滨江新主城就是再造一个‘新雨花’。”雨花台区负责人表示,打造新滨江,不仅是对产业布局、发展格局的调整与优化,更是对城市形态、生活品质的重塑与重构。
由河入江需要的是大视野、大胸怀。迈步“十四五”,雨花台区将高擎建设“数字城”信号旗,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以打造“江城融合”新样板、“数实结合”新产业、“青年双创”新群体、“古今辉映”新文旅、“一廊一环”新生态的雨花滨江为图景,向着“长江时代”跨步进发!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