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主题教育
以史为鉴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1-09-22

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历经无数磨难而立于不败之地、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在于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努力、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顽强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又立足于中华民族千年伟业,向全党发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动员令,不仅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为民造福政党的风采,而且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的鲜明特质,令人振奋,备受鼓舞。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历经无数磨难而立于不败之地、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在于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努力、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顽强奋斗。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呈现出这样的状态和质态,不是偶然的。首先,从人民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创造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否则党的事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从党的性质和宗旨来看。党的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还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再次,从党的执政地位来看。在执政的条件下,执政党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主要是通过方针政策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党的方针政策必须直接反映或体现人民的利益,包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如果党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存在不一致,就必须进行及时调整和变更,使之符合人民的利益。这是党的政策与人民利益一致性的题中之义,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人民性品格的根本要求。


安而不忘危,是我们党的生存发展之道;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在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党要继续赢得人民支持,交出满意的答卷,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扣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回应和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理解“美好生活需要”。从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首提“美好生活”概念到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再到2021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可以说我们党对“美好生活需要”时代内涵的勾勒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简言之,美好生活就是美丽、美妙、美满的生活,就是完美、优美、秀美的好日子;美好生活需要不仅美在人民性、全面性,而且美在品质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更”正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体现,而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则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整体展示,其逻辑联系在于,增进人民获得感是基础、增进人民幸福感是核心、增进人民安全感是保障。


二是“美好生活需要”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性、全面性、品质性,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需求端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应然性指向,然而在实然性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供给端已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这种“制约”主要表现为不利于实现美好生活的人民性、不利于实现美好生活的全面性、不利于实现美好生活的品质性。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改变、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提高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也是邓小平当年所说的“发展起来的问题”,而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神圣使命。


三是怎样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从根本上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体、丰富内容的,不是脱离实际随心所欲的臆想,而是具有操作性、需要付诸行动的。而这个“行动”就亟待定格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因为只有实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而充分发展的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在合理可行的区间里得到实现。为此,必须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强弱项、补短板上多下功夫,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在挖掘发展潜力上出实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进步,在实现人民高品位生活上有新进展。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