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资讯中心
提高共情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03-09

3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希望江苏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南京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排名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我市从去年开始设立“企业家服务日”,每月举办企业家早餐会,用心用情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去年共举办9场活动,解决613项企业家反映的诉求。今年是市委确定的“产业质效提升年”,元宵节次日,我市举办了牛年首场企业家早餐会。一碗味甜汤清的汤圆,寄托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美好寓意。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企业家早餐会采取了“产业大讲坛”形式,将“有效服务”与“更好发展”有机结合,既为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也为产业发展充电蓄能,与企业家共情共识、共同成长。


提高服务企业家的“共情力”,才能当好“升级版”店小二,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共情力是一种深入对方内心、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提高共情力,关键要学会换位思考。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究竟如何,政府部门说了不算,市场主体的感受是第一标准。只有移情于彼,站在市场主体的角度,尽己所能去看到企业家们所看到的,体验企业家们所体验到的,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


政府部门不仅要扮演“店小二”角色,做好“端茶送水”“点餐布菜”的工作,还要把自己当做“产品经理”,把营商环境看成“产品”,通过把握市场主体的“用户体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比如,我市在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两个“100条”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1年版)》。其中,“探索非现场执法”“建立‘南京合伙人’制度”等8条举措为全国首创。只有洞察“用户体验”,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才能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共情”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政商关系既需亲热融洽,也要一清如水。在事关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办事跑腿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应当以诚相待,做到“全生命周期服务”。另一方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在热忱服务与精准监管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比如,“2021年版100条”创新推出了“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机制,为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空间”,做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恰到好处的“共情”,才能实现市场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双赢。


南京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战略抓手。各级各部门要以“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清醒认识,练好内功、提高情商,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优质的生态,激活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江春水”。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