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资讯中心
江苏软件产业首破万亿大关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1-02-09

来自江苏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20年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历史上首破“万亿大关”。自此,江苏也成为继广东和北京之后,中国第三个软件产业规模突破万亿规模的省份。

在疫情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的情况下,江苏的软件产业为何能够逆势增长?“破万亿”规模靠着怎样的服务支撑?今后发展中又有什么问题亟待解决?


看数据,破“万亿”让多项优势凸显


数据显示,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由2015年的7062亿元增至2020年的1.08万亿元,2020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保持10%以上增速,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前三。

细分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江苏省2020年上半年仍然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967亿元,同比增长5.7%。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产业向服务化转型的成效也逐渐显现:2013年,全省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软件业务收入比重仅为39%,但2020年占比已经超过了55%,其中,云服务收入增长最快,与上年同比增长14.1%,高于全行业增速4个百分点。

企业方面,江苏省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50家,全省纳入工信部运行局统计的软件企业数量如今已达6225家,南瑞集团、润和软件等9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全省在境内外主板和科创板上市的软件企业已有34家、新三板企业85家。不难看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迅猛,成为此番江苏软件产业破“万亿”的主要功臣。

行业方面,江苏紧抓“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智慧江苏”建设机遇,在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竞争优势凸显。2019年,全省工业软件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比全国工业软件收入的43%。软件产业整体进入以“联网应用”为特征的网络化阶段,“网络软件”成为新的形态、平台化服务成为新的趋势。

“从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到工业互联网的推进部署,这些热点的背后都有软件支撑。‘十三五’期间,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为江苏省打造具有竞争优势和全省特色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格局,实现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工信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张巍说。


看变化,融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07年我们搬到南京软件谷来的时候不到300人,但现在全集团已有1.2万名员工,去年的产值近40亿元。再看看整个软件谷乃至整个江苏软件产业的发展,简直就是天翻地覆。”润和软件总裁周红卫说。

作为省内软件产业的龙头企业,借着整个产业飞速发展的东风,润和软件如今也正经历着关键性的转型——从基础交付、到专业交付、再到综合服务,并向着更加广阔的创新孵化迈进。表面上,这是发展模式和业务形态的变化,实际上意味着增长动能、管理方式、价值认知等全方位转换。“如果我们的创新业务比例提高一倍,那么,未来三年我们的业务规模达到100亿就将是大概率事件。”周红卫说。

2019年6月,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EmpoworX平台,面向工业现场的数据接入存储与边缘计算等三个方面提供服务。经过两年的发展,该平台如今已经能提供200多种设备模型和100多种算法、提供100多个工业应用APP。总裁胡歙眉告诉记者,如今接入平台的用户已近3000家,连接的设备数据达到了129万条。

此外,还有金盾检测的信息安全与IT风险管理、百敖的云计算核心固件自主研发、南京翼辉对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发及运用……统计显示,在行业融合创新引领的氛围之下,全省多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果迭出,自2019年起已有51款重点领域首版次软件产品得到了应用推广。此外,全省软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已增至143家,江苏还在全国率先成立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标准委员会,推动发布了3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省级地方标准和6项团体标准,一些企业的产品有望在未来三年内和国际主流产品形成竞争态势。


看支撑,“软环境”营造作用明显


营商的“软环境”是谈及经济发展时常被提及的词汇,而在创造软件企业发展的“软环境”方面,江苏同样不遗余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所需的技术人员七成以上是软件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第十五届中国(南京)软博会期间这样说道。去年7月,华为CEO任正非带领公司高管拜访东南大学,和学校签订了深化合作的若干方案,足见东大在软件和信息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方面的绝对实力。而除了东大外,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该领域也优势明显,“仅南京就有40所高校开设了软件信息类的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超过了20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才支撑。”南京市工信局软件处副处长林卿说。

从去年9月开始,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则积极组织企业递交入校申请,随后带着省内近150家次软件企业赴省内外各地知名高校展开2020年秋招,为企业和高校两头助力。此外,由基金会打造的“爱英之旅”招聘已在全国组织了46场大型校园招聘活动,应聘大学生累计达4.5万人,连续12年开展“江苏软件奖学金”,已累计发放465万元、奖励优秀大学生738名,“育鹰计划”培训、“群鹰汇”产业沙龙和“公益学堂”线上培训活动的参与人数累计近3万人。“我们的宗旨就是大力宣传江苏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和重点软件企业,吸引优秀软件人才来江苏创业或就业,培养江苏软件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基金会秘书长马镭说。

在政策方面,江苏出台了《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江苏省软件及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等法规和方案,并拥有南京(全国首个)和苏州两座软件名城。20年来全省对于整个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从来不曾间断。


看未来,“高峰”企业缺乏问题亟待解决


软件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对于江苏来说,产业破“万亿”之后的路将怎么走?

“华为去年的营收突破了万亿元的规模,换而言之,一个华为公司就相当于江苏一个省的产业规模了。”周红卫直言,这反映的是江苏软件行业长期存在的有高原、无高峰的问题。只有从专精特新起步,并逐渐发展多样生态,才能缔造出属于江苏的“华为”,国电南瑞的智能电网、华云数据的云计算等都是不错的“突破口”。

江苏软件行业长期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以芯片和工业软件为代表的自主创新问题。于省内整个产业而言,虽然已经体现出了不错的自主创新势头,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巨大。虽然工业软件的产业占比很小,却是制造业的大脑和神经,堪称工业领域的“皇冠”,但在近年来的几次“卡脖子”事件中,工业软件和芯片两个问题依旧非常突出,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张巍表示,“十四五”期间,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坚持“自主创新、应用牵引、融合赋能、开放协同”的基本原则,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应用牵引并开展应用示范,“力争到‘十四五’末,软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让全省软件产业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


来源:江苏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