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上世纪90年代,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曾预言过智能家居的未来,并耗费了7年时间和上千万美元建造“未来之屋”。
所有的门窗、灯具、电器等设备都连成一个物联网络,由计算机和服务器管理整个系统。通过佩戴一枚电子别针,来访家里的客人走到哪里,家里的智能设备就会一路感应到哪里,照明系统可以感应足迹自动开关,温度、湿度、音乐等等也都可以根据客人的喜好随时调节……
这仅仅是“未来之屋”智能化的一隅,随着物联网、AI、IOT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门开灯亮”、“红外监控”等智能化场景也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未来几年智能家居行业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近5000亿元。
创立于2018年7月的南京我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提供一站式生活物联网服务的智能家居企业。通过对售前方案、售中施工和售后服务进行全流程方案设计,我在智能应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技术,专注智慧社区、智慧酒店、智慧公寓、智慧地产等业态,为用户在照明、门窗、娱乐、暖通、能源以及安防六大场景中,提供系统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经过一年半多的沉淀,我在智能已与罗格朗、正泰、麦驰、大华等20多家品牌供应商打通上游供应链,与天猫精灵、小度音箱等3家主流IOT平台实现对接,并且与绿地控股、中交地产、中国金茂、中南置地等10多家知名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全年,我在智能共计拿下上千万地产订单,并成功落地数个地产项目。
2019年10月,我在智能获中润康达智能家居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0万天使轮融资。谈及融资成功的原因,我在智能创始人仇剑东表示,“一方面是源自团队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物联网可以细分深耕诸多领域,比如现在做的智慧社区、智慧公寓,未来我们也会与对方合作,深入智慧医疗、智慧养老领域,提供物联网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三重身份的转变
从研发者,到合伙人,再到创业者,仇剑东在一路的身份转变中,一路成长蜕变。
2007年,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硕士毕业后,仇剑东先后在金智科技、华为从事软硬件研发工作。彼时,微信还未在国内兴起,大众对于”流量“尚未有概念,手机的互通互信仍主要依靠运营商。
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企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通信方式逐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沟通需求。2011年,由仇剑东参与研发的“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基于SIP协议开放交换平台,融合语音、数据、视频和业务流,这一方案可以在任意终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安全快捷地实现音视频通信。这也让华为在当年,以8.4%的市场份额,稳坐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商的宝座。
2013年-2016年,仇剑东先后涉足军工、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历任总参谋部第60研究所技术总监、水木资本网CTO、途牛旅游网研发总监。坚持用技术推动业务创新,仇剑东完成了从研发者到合伙人的第一次转变。
有人说,“互联网的下半场,要看物联网。”从2015年开始,仇剑东便敏锐嗅到了“物联网”商机,但囿于时机和发展等因素,他选择先进入行业扎根。2016年11月,仇剑东正式加入南京物联传感担任副总裁分管软件开发,并与智能家居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时,距离比尔·盖茨建成“未来之屋”已经过去了近20个年头。谈及对智能家居行业的看法,仇剑东表示:“目前智能家居的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国内,大众对于智能家居的感知度和刚性需求度,还远远没有达到爆发的程度。”而溯及原因,在他看来有两点:
一是,在智能家居单品为王的终端时代,一些电商巨头为了市场布局,仅完成了与用户的单点对接,而未能真正从行业的市场价值出发,实现每一环节的环环相扣;二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尚处于分散的状态,部分从业者只管当前环节的销售,而不负责下一环节的安装、售后等,这也导致了一些行业混乱问题。
基于此,仇剑东的创业想法开始萌发:要想真正深耕智能家居领域,玩得不仅仅是噱头,何不真正务实地以用户刚需为基础,整合全流程产业链?或许,这才能让智能家居的普及,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2018年7月,南京我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仇剑东也实现了从合伙人到创业者的第二重转变。
务实解决三大痛点
“应用物联网串联每一个环节,并要做好每一环节的服务。“仇剑东坦言,“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要务实地去做事,似乎是所有创业者的努力目标,但真正能落实到创业的每一环节,这在仇剑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方面,为了解决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分散的痛点,我在智能分别组建了5000+专业工程师团队提供定制化智能方案设计,并在全国1000+城市实现了高效安装调试以及售后远程维护等服务覆盖。
仇剑东还透露,“在组建我在智能核心团队时,曾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三大环节,对自己以及蔡会鹏和朱杰两位合伙人在研发、销售以及服务的优势进行分析和领域分工。”
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我在智家”APP,我在智能还应用物联网等技术,串联起了智能照明、智能门窗、影音娱乐、暖通环境、能源管理和智能安防六大场景的微系统联动。以下班回家开门为例,仇剑东介绍,门锁打开后,“我在智家”APP会在第一时间推送开锁信息,并留存历史记录。同时,结合预先设定的智能联动方案,开门后会自动打开家里的灯光、空调以及关闭窗户等。
值得提及的是,针对不同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在仇剑东看来,“我在智家”APP首先要做的并不是为APP引流,而是要做减法,“让原先需要5、6步才能完成的事情逐步简化至1-2步搞定,这样用户才会真正感觉到智慧家居的便捷与舒适。”
如今,“门开灯亮”、“红外监控”的智能化想象,已不再仅仅存在于科幻小说,而是真正走进了大众的家居日常。基于此前的攻关,我在智能还研发了智能门磁报警器和热成像人体测温摄像机,为抗“疫”攻坚战贡献了不小的努力。
智能门磁报警器是采用强磁设计,只要门一打开,设备检测到分离即刻发出警报,并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社区工作人员。“如此,居家隔离不再需要贴封条,便可以有效实施疫情的隔离监控。”仇剑东进一步解释说,热成像人体摄像机则可以实现远距离、大面积体温筛查。一旦发现体温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启动复查方案,这样既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也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谈及抗“疫”努力,仇剑东也表示,“疫情之下,我们在做好行业本职工作的同时,能为抗疫尽自己所能,也是我在智能的责任所在。”
此外,“用户对于智能家居产品并不是没有想法。”仇剑东也透露,由于品牌壁垒问题,产品之间未能实现互通,因此用户大多“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打破这一壁垒,我在智能筛选测试了世界TOP5以及全国TOP5的智能设备单品,与罗格朗、正泰、麦驰、大华等20多家品牌供应商打通上游供应链,专门打造了“多品牌多品类智能设备超市”,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定制需求。
经过一年半的业务开拓,我在智能已与天猫精灵、小度音箱等3家主流IOT平台实现对接,并且与绿地控股、中交地产、中国金茂、中南置地等10多家知名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全年,我在智能共计拿下上千万地产订单,并成功落地数个地产项目。
谈及未来,仇剑东表示,“我在智能依然会深耕to b和toc两端,在落地已签约地产项目的同时,面向全国招募城市合伙人团队和全国经销商,用更务实的服务来促进生活物联网的大众化普及。”
来源:创客公社
“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上世纪90年代,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曾预言过智能家居的未来,并耗费了7年时间和上千万美元建造“未来之屋”。
所有的门窗、灯具、电器等设备都连成一个物联网络,由计算机和服务器管理整个系统。通过佩戴一枚电子别针,来访家里的客人走到哪里,家里的智能设备就会一路感应到哪里,照明系统可以感应足迹自动开关,温度、湿度、音乐等等也都可以根据客人的喜好随时调节……
这仅仅是“未来之屋”智能化的一隅,随着物联网、AI、IOT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门开灯亮”、“红外监控”等智能化场景也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未来几年智能家居行业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近5000亿元。
创立于2018年7月的南京我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提供一站式生活物联网服务的智能家居企业。通过对售前方案、售中施工和售后服务进行全流程方案设计,我在智能应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技术,专注智慧社区、智慧酒店、智慧公寓、智慧地产等业态,为用户在照明、门窗、娱乐、暖通、能源以及安防六大场景中,提供系统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经过一年半多的沉淀,我在智能已与罗格朗、正泰、麦驰、大华等20多家品牌供应商打通上游供应链,与天猫精灵、小度音箱等3家主流IOT平台实现对接,并且与绿地控股、中交地产、中国金茂、中南置地等10多家知名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全年,我在智能共计拿下上千万地产订单,并成功落地数个地产项目。
2019年10月,我在智能获中润康达智能家居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0万天使轮融资。谈及融资成功的原因,我在智能创始人仇剑东表示,“一方面是源自团队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物联网可以细分深耕诸多领域,比如现在做的智慧社区、智慧公寓,未来我们也会与对方合作,深入智慧医疗、智慧养老领域,提供物联网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三重身份的转变
从研发者,到合伙人,再到创业者,仇剑东在一路的身份转变中,一路成长蜕变。
2007年,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硕士毕业后,仇剑东先后在金智科技、华为从事软硬件研发工作。彼时,微信还未在国内兴起,大众对于”流量“尚未有概念,手机的互通互信仍主要依靠运营商。
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企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通信方式逐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沟通需求。2011年,由仇剑东参与研发的“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基于SIP协议开放交换平台,融合语音、数据、视频和业务流,这一方案可以在任意终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安全快捷地实现音视频通信。这也让华为在当年,以8.4%的市场份额,稳坐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商的宝座。
2013年-2016年,仇剑东先后涉足军工、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历任总参谋部第60研究所技术总监、水木资本网CTO、途牛旅游网研发总监。坚持用技术推动业务创新,仇剑东完成了从研发者到合伙人的第一次转变。
有人说,“互联网的下半场,要看物联网。”从2015年开始,仇剑东便敏锐嗅到了“物联网”商机,但囿于时机和发展等因素,他选择先进入行业扎根。2016年11月,仇剑东正式加入南京物联传感担任副总裁分管软件开发,并与智能家居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时,距离比尔·盖茨建成“未来之屋”已经过去了近20个年头。谈及对智能家居行业的看法,仇剑东表示:“目前智能家居的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国内,大众对于智能家居的感知度和刚性需求度,还远远没有达到爆发的程度。”而溯及原因,在他看来有两点:
一是,在智能家居单品为王的终端时代,一些电商巨头为了市场布局,仅完成了与用户的单点对接,而未能真正从行业的市场价值出发,实现每一环节的环环相扣;二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尚处于分散的状态,部分从业者只管当前环节的销售,而不负责下一环节的安装、售后等,这也导致了一些行业混乱问题。
基于此,仇剑东的创业想法开始萌发:要想真正深耕智能家居领域,玩得不仅仅是噱头,何不真正务实地以用户刚需为基础,整合全流程产业链?或许,这才能让智能家居的普及,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2018年7月,南京我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仇剑东也实现了从合伙人到创业者的第二重转变。
务实解决三大痛点
“应用物联网串联每一个环节,并要做好每一环节的服务。“仇剑东坦言,“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要务实地去做事,似乎是所有创业者的努力目标,但真正能落实到创业的每一环节,这在仇剑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方面,为了解决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分散的痛点,我在智能分别组建了5000+专业工程师团队提供定制化智能方案设计,并在全国1000+城市实现了高效安装调试以及售后远程维护等服务覆盖。
仇剑东还透露,“在组建我在智能核心团队时,曾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三大环节,对自己以及蔡会鹏和朱杰两位合伙人在研发、销售以及服务的优势进行分析和领域分工。”
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我在智家”APP,我在智能还应用物联网等技术,串联起了智能照明、智能门窗、影音娱乐、暖通环境、能源管理和智能安防六大场景的微系统联动。以下班回家开门为例,仇剑东介绍,门锁打开后,“我在智家”APP会在第一时间推送开锁信息,并留存历史记录。同时,结合预先设定的智能联动方案,开门后会自动打开家里的灯光、空调以及关闭窗户等。
值得提及的是,针对不同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在仇剑东看来,“我在智家”APP首先要做的并不是为APP引流,而是要做减法,“让原先需要5、6步才能完成的事情逐步简化至1-2步搞定,这样用户才会真正感觉到智慧家居的便捷与舒适。”
如今,“门开灯亮”、“红外监控”的智能化想象,已不再仅仅存在于科幻小说,而是真正走进了大众的家居日常。基于此前的攻关,我在智能还研发了智能门磁报警器和热成像人体测温摄像机,为抗“疫”攻坚战贡献了不小的努力。
智能门磁报警器是采用强磁设计,只要门一打开,设备检测到分离即刻发出警报,并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社区工作人员。“如此,居家隔离不再需要贴封条,便可以有效实施疫情的隔离监控。”仇剑东进一步解释说,热成像人体摄像机则可以实现远距离、大面积体温筛查。一旦发现体温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启动复查方案,这样既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也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谈及抗“疫”努力,仇剑东也表示,“疫情之下,我们在做好行业本职工作的同时,能为抗疫尽自己所能,也是我在智能的责任所在。”
此外,“用户对于智能家居产品并不是没有想法。”仇剑东也透露,由于品牌壁垒问题,产品之间未能实现互通,因此用户大多“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打破这一壁垒,我在智能筛选测试了世界TOP5以及全国TOP5的智能设备单品,与罗格朗、正泰、麦驰、大华等20多家品牌供应商打通上游供应链,专门打造了“多品牌多品类智能设备超市”,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定制需求。
经过一年半的业务开拓,我在智能已与天猫精灵、小度音箱等3家主流IOT平台实现对接,并且与绿地控股、中交地产、中国金茂、中南置地等10多家知名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全年,我在智能共计拿下上千万地产订单,并成功落地数个地产项目。
谈及未来,仇剑东表示,“我在智能依然会深耕to b和toc两端,在落地已签约地产项目的同时,面向全国招募城市合伙人团队和全国经销商,用更务实的服务来促进生活物联网的大众化普及。”
来源:创客公社